5.17.2008

福爾摩斯的思考

匆匆讀畢《血字的研究》,身為一位出色的偵探顧問,福爾摩斯的思路自然是一流的。那對於我們學習投資又有沒有幫助呢?

對於汲收新知識,福爾摩斯解釋說:「在我看來,人的大腦根本就像一間空的小閣樓,只能有選擇地把一些實用的東西裝進去... 所以,善於工作的人對於放甚麼東西到他自己的『小閣樓』是十分謹慎的。一般情況下,他只把需要的放進去,不但齊全,而且還會有條理地排列著...」

老子也說過了:「吾生也有涯而知無涯,以有涯隨無涯,殆矣!」事實就是,我們不可能學會所有東西。然後是不是就此卻步呢?不是,「君子有所為,有所不為」,得有取捨。對我在投資而言,投術分析或是太深奧的現代投資組合理論,就是可以捨棄的;其次,學習時要有規有距,這又跟芒格的「柵欄」不謀而合了。芒格說,學習跨學科最精華的東西,好比在腦中建構一個柵欄,每個交點就是一個學科的知識。遇到問題時,從這個交點到那個交點,用不同學科的精華去解拆這個問題...

對於我們下投資決定呢?福爾摩斯說:「在沒有掌握充分證據之前就做出推斷是極大的錯誤,這會誤導思路的。」很多時候我們或盲聽盲從,或任由自己想像,就馬上下了結論。誠然,這會讓我們成為錯判心理學的炮灰。

當華生問福爾摩斯他是怎樣推測到結果時,他說:「排除了絕不可能的因素後,剩下的,不論是多麼令人難以置信,那不都是事實嗎?」我記得巴菲特也說過一句類似的話:「我們不是靠做對賺錢,我們是靠避免犯錯而賺錢的」。

投資由思想推導。而好的思想在小說裡也有。

5.16.2008

價值投資原則 - 不奢望未來

证券分析的圖像 價值投資黃金定律的圖像這幾天在交叉讀《價值投資黃金定律》和《證券分析》,忽然發現了一個新觀點,就是 Graham 認為依據對未來收益的期望而進行的投資是不可靠的,他說:

由於收益在過去幾年中朝某個方向變化,它在今後就還會朝著同樣的方向變化,這種深入人心的新假設從根本上講和被否定的假設 - 由於過去的平均收益達到了一定的水平,未來平均收益將保持同樣的水平 - 如出一轍... 更重要的是,在趨勢和價格之間沒有辦法建立起一種邏輯關係。這意味著,對良好收益趨勢的價值的評判是任意的,因此這是一種投機。

那麼這就完全推翻了近一年來我所閱讀的大師們的理論,原來他們說的未必是價值投資。好比說林森池推介買中人壽,論點是其內涵價值將在數年間倍升;李馳說買一隻股票前,要先確認它五年、十年後的盈利會大幅提升。這些紮根於未來升幅的論點,說穿了就是買一元的東西希望它升到兩元,跟「價值投資」的精華用五毛買一元的東西,大相逕庭。

《價值投資黃金定律》的作者同時解釋使用現金流折現模型的盲點,比如說,對未來的推測本來就是無蹟可尋的,而且基本參數的小小改動,可以讓企業價值大幅搖擺。從理論上來說現金流折現模型是對的,可是實行起來有難度。

所以作者解釋了用價值投資原則去評價企業的三個層次:資產、收益及成長性。這些評價很大程度上都是根據手頭上已有的資料,而盡可能對未來作小一些的預測。這些層次怎樣操作?下次再講。

5.09.2008

巴菲特:偉大、好和乞人憎的企業

我們都知道,價值投資的精華之一就是要買好企業的股票。巴菲特在剛剛給股東的信中介紹了企業的三個檔次。

偉大的企業
就是那些有著「護城河」保護,並為已投放的資本提供卓越回報的企業。在資本市場裡,有著理想回報的「城堡」一定不停被競爭者入侵,所以一道堅固的護城河顯得非常重要。這種企業同時消減了對明星經理人的依賴。更重要的是,你不用多花錢就可以保持這種優勢(見到平保一再集資嗎?)。巴菲特舉了喜斯糖果為偉大企業的例子。當初投資喜斯的金額是3,200萬。多年來,巴郡已經從喜斯手上收到13億美元的現金,而一分錢也不用投進去。

好的企業
需要追加投資但足以達成增長的企業,也可以是個好的投資。
巴菲特舉得例子是旗下的 FlightSafety。他說這家公司十年後一定比現在賺更多的錢,但他得先投資幾十億進去。

乞人憎的企業
就是那些增長迅速,但吃錢速度也同樣驚人的企業,最慘的是它的回報還不多。

巴菲特的總結是,叫我們想像有三種銀行帳戶。偉大的帳戶付高息,而且逐年遞增。好的帳戶則要你追加存款,但它們在新增的存款上也能給你不錯的利率。乞人憎的帳戶一來不會付高息,二來更要你不停為低回報追加投資。